世界今日报丨县域职教“小阵地”点燃增值赋能“大引擎”

2023-04-04 14:59:50 来源:中国吉林网

县域职教中心虽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“小阵地”,却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大引擎”。如何持续打破瓶颈,依托区域资源提升办学特色?怎样不断改革创新,紧跟时代步伐推进内涵建设?这是每一位县域职教负责人始终要思考的命题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九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杨绍山履职3年来,九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办学规模、专业建设、师资力量、产教融合等方面都有了十足的变化,他育人有计、治校有方、办学有策,使一所名不仅经传的小学校,一次又一次在建校进程中实现了新突破,多项荣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果。

育人有计,让学生就业有能力、升学有优势

2020年8月,杨绍山校长走进九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大门,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接触职业教育。面对新领域,他倍感压力,“以前我在政务大厅工作,是服务百姓办实事。来这后,我觉得责任更重了,因为这是服务孩子的一生。”

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,一方面要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具有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,一方面,要为地方企业输送具有扎实技能基础的技术工人。在杨绍山校长看来,中等职业教育要积极适应现代职教体系,必须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,加强文化基础教育,打开学生的成长空间,让学生就业有能力、升学有优势、发展有通道,这样的中职教育才更有吸引力。

学生是学校的主体,招生数量是关系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上任第一年,杨绍山校长千方百计采用多种方式,仅用3天便招收了370多名学生,这是学校以前三年招收的学生总数额。在校生数量翻倍,这是杨绍山校长来到学校的第一个新突破。

新生入校军训后,杨绍山校长敏锐地发现孩子们有了变化。于是,他立即将准军事化管理引入学校。两个月后,很多在校多年的老教师见到了前所未有的学生状态:行为规范了,举止得体了,而且有了学习的劲头。“我就是想让老师们明白,学生不是一眼看到底的,是可以通过教导塑造的。从那时起,学校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打造专注课堂、专研技术的学习氛围。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长,建立了多个社团组织,开展音乐舞蹈、书法绘画、体育竞技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,培养阳光工匠。”

与此同时,学校在社会培训育人中也积极发挥作用。2021年4月,学校通过“名师进校园”活动,与九台本土著名画家牛连和共建“工艺美术产教融合基地”,两年来,牛老师已培训社会学员150余人,在校生近百人,学员的部分美术作品,通过包装上市,印制在丝巾、抱枕、沙发靠垫、旗袍等产品上,已经在长春市多个画室展出,并销售省外。同年,学校积极组织、协调各街道、社区、中小学校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和社会培训活动,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,其中电工焊工上岗操作从业资格培训105余人,面点加工从业资格培训246人,汽车维修、手工编织等培训2000余人,助推九台区乡村振兴。

治校有方,让专业与产业同频、与企业共振

近两年,学校立足九台区域产业特色,结合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,不断调整专业布局,完善学校办学条件,培养更多与市场对口的技术技能人才。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,杨绍山校长积极推进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、产学结合,在“一专业一企业”的办学方式上迈出了新探索。

学校现建有智慧教室、录播室、心理咨询室、虚拟现实VR实训室、电商直播间及各个专业实习实训室30余个。主要开设机电技术、数控技术、汽车维修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建筑装饰、幼儿保育等12个专业,形成了职业订单就业教育、对口升学教育、中高职贯通培养、社区教育及职业培训等多元发展的办学格局,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学习、多路径成才的通道。

在杨绍山校长的积极运作下,2021年,学校与长春泓禹轻工设备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,共建智能加工实训基地和泓禹搅拌系统研发中心。与长春吉道阳光汽车修配厂、驭天科技有限公司、万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、至爱宠物医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,形成“企业+学校”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,学生毕业即可上岗,两年共输送给域内企业数控加工、电焊、智能制造、汽车维修等专业毕业120余人,目前很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骨干。

“不能让校企合作停留在概念上、形式上,学校要主动把企业请进学校,尽己所能地帮助企业收获效益。只有共赢发展才能使产交融合真正有意义。这样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场地和用工问题,老师和学生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增加了些许收入。更为学校节省了耗材,培养了人才。”

为了响应国家重农、兴农号召,学校将瞄准区域苗木、花卉、水果、水稻等特色产品品牌,继续增设现代农业技术、园艺技术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涉农专业,打造优质农业专业群,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全能型现代农业技能人才。今年将成立智慧农业产业基地,建设智能温室有机蔬菜种植园、苗木花卉种植和养殖基地,为中小学劳动启蒙教育基地提供活动场所,用“校园+田园”模式培养农业技能人才,为地方培养和孵化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资源。

办学有策,让县域职教中心真正活起来、火起来

办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。学校高度重视提质培优,每年投资近50万用于教师培训与学生技能大赛,形成了常态化备赛机制,搭建师生成长平台。真正实现以培促研,以研促教,以教促赛,以赛促学,大赛硕果引领学校迈向新起点。

2022年,学校由教学校长挂帅指导,团队不断打磨、研讨,推翻、重构,教师大赛由2021年的一个国赛三等奖,提升到2022年三个团队冲入国赛,其中,涉农专业(宠物医学)团队荣获国赛二等奖;学生技能大赛连续两年三次荣获国家级三等奖,创造了专业品牌特色,为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储备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聚力创新求突破 春启新程向未来。2023年是学校双高建设收官之年,做好学校系统工程建设责任重大、使命艰巨。学校将立足三服务、三协同、三融合,秉承育新时代德技双修的阳光工匠的办学理念,以打造“阳光工匠、阳光职教”的文化品牌为目标,开展综合改革实践,下大力度深化内涵体系建设,努力在两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为了更好地发挥县域职教中心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,九台异地新建职教园区建设项目今年启动一期工程建设。园区建成后,将打造容五大院系3000学生的新型现代化职教园区,建设中外交流与合作的“中德智能制造基地”。将在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,服务区域企业人才培养上作出更大贡献。

“我特别珍惜跟大家共事的时光,特别享受每一天沉浸在工作的状态,也一直在绞尽脑汁为大家创造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。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,没有捷径,唯有实干。”这是2023年春季开学时,杨绍山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的发言。如他所感,他将带着对职业教育的情怀与热血,在九台区职业技术中心继续扎根,鼓足干劲,实干扬帆。

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 华欣欣 摄像 马瑞 图片由学校提供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社团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